多机构董事长、总裁“换血”,消费金融人才结构调整迫切

2024-11-13 19:48:04 科技 admin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多机构董事长、总裁“换血”,消费金融人才结构调整迫切

华夏时报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多家消费金融机构的核心职位出现更迭。

11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王青林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内,已有兴业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重庆小米消费金融等机构出现重大人事变动,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总裁等核心职位。

“消费金融公司高层人员职位变动,是持牌消费金融行业转型变革的缩影。”11月12日,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消金行业分化加剧的关键时期,适当引进新型管理人才,有助于消金机构根据当下形势开展战略、业务等方面的研判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也需注意高管频繁变动不利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延续,而高管调整带来的后续影响,有待市场检验。

高层密集变动

北京阳光消费金融总经理王青林任职资格获批,是今年内消费金融公司人事更迭的新一例。

10月28日,河北幸福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卢林和独立董事郭建鸾的任职资格获得批复。

10月14日,兴业消费金融刘庆华、倪勤获得董事的任职资格批复。此前9月2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了刘庆华任职该公司总裁的资格,而该公司新任董事长戴叙贤的任职资格批复也于同日披露。

据媒体公开报道,兴业消费金融一直由董事长郑海清和总经理林春共同领导,2024年初,二人因“工作调整”辞去职务,引发了市场关注。

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公示了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李如东担任中信消费金融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据悉,李如东于今年5月调任中信消费金融。

中信消费金融成立于2019年6月,股东为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末,中信消费金融总资产110.38亿元,贷款余额106.94亿元,营业收入7.08亿元,净利润1.18亿元。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内董事长职位发生更迭的消费金融机构还有招联消费金融、苏银凯基消费金融、上海尚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其新任董事长分别为陈忠岳、赵辉、姚秦、高维斌。

与此同时,多家公司的总裁、总经理也进行了调整,有中邮消费金融总经理袁京卫、中银消费金融总经理陈小琳、湖北消费金融总裁李学军、兴业消费金融总裁刘庆华、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总裁曹子玮、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总经理江浩等。

此外,也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核心职位迎来新面孔。1月12日,宁波监管局核准宁银消费金融副总裁张学立、王灵锋、赵云龙的任职资格以及信息总监胡斌的任职资格。1月19日,重庆监管局核准林嘉南的蚂蚁消费金融副总经理和首席风险官任职资格。5月,小米消费金融有多名董事更替,另外还批复了副总裁王剑的任职资格。

谈到高层变动的原因,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本报记者表示,首先是正常的人事更迭,一些领导层因达到退休年龄而离职。其次股权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管理层的调整,新的股东可能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向。最后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和合规要求提高,企业需要调整经营策略,这也会反映在管理层的变动上。

人才结构调整:应对行业竞争与合规压力

本报记者了解到,多家消费金融机构“新晋”高管都有银行背景。一方面,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对专业人才需求上升,银行出身的高管具备丰富的金融经验,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复杂性;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对金融监管理解更深,更能高效地引导机构满足监管标准,保障业务合法合规运营。

此外,金融科技的发展促使消费金融公司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拥有银行工作经验的高管通常对金融科技有更全面的认识,如引入大模型等创新技术,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2024年,消费金融行业依旧呈现“强者愈强”的趋势,分化日趋明显。在竞争格局上,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兴业消费金融以及蚂蚁消费金融居第一梯队。紧随其后的是在特定区域市场表现出色的机构,如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第三梯队则包括小米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等在特定业务领域具备竞争力的企业。

随着消费金融公司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头尾差距逐渐显现。当前,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业务下沉客群重度重合,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降至“2字头”,甚至出现了“1字头”的低利率产品,额度提至百万元,无疑对消费金融公司构成了巨大挑战。

今年4月,《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不仅提升了行业的准入门槛,还加强了对业务分类监管和风险管理的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竞争态势、监管合规标准,以及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这些都促使消费金融公司在人才结构上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业务合规,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