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近日,有投资者反映,被监管叫停的“首月0元”保险,又以“首月0.6元”、免费赠险等形式卷土重来。不少投资者被误导,买入了远超预计金额的保险产品。
上述操作一般也被业内称为“魔方业务”,是一种常见于互联网的营销方式,即保险公司通过免费赠险或以低保费、低保额、高免赔的保险来吸引客源,进而引导其“升级”投保。
不可否认,与传统的保险营销相比,首期低价或免费赠险是转化率最高的营销方式之一,相当于“钩子”或者“引线”,可以快速圈选目标人群,随后精准高频触达。但是,“魔方业务”背后可能存在的诱导销售问题却不容忽视。早在多年前,原海南银保监局就曾发文指出,商家借助互联网平台、App或者二维码等网络场景,以“1元保”“首月1元”“免费领取”“抽奖获取”等方式推广,给消费者造成付出极少金额获得保险优惠错觉;购买时自动扣款提示不突出,消费者后续自动续费感觉突兀。实质上,这种营销方式只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消费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优惠,而销售时商家未将此情形告知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易引发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或投诉。
保险公司为了业务量和盈利目的,不断创新办法,促使甚至引诱消费者购买保险。从早期的保险代理人的陌生拜访、亲戚朋友之间的推销,到现如今电话推销、网络营销甚至各种“违规”诱导营销。其结果就是消费者保险需求不足、忽悠式营销、被监管处罚、消费者不信任、需求进一步不足、升级忽悠营销……形成了恶性循环。
正因为如此,监管部门已多次出手整治“魔方业务”乱象。
2020年,原银保监会就“首月0元”“首月1元”等欺骗投保人问题,对多家保险公司、经纪机构予以通报和处罚。2023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短期健康险产品有关风险的提示》,新增对互联网销售平台的相关要求,要求各保险公司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第三方销售渠道管理。与此同时,提示保险公司,不应使用“保费低至(最低)X元”“每月X元起”“保障高至(最高)X万”,以及“低至(最低)”“起”“高至(最高)”等词汇进行不当宣传。
监管部门如此三令五申,为何“魔方业务”还会再现?究其根本,还是利益驱动。保险公司以销售为导向,千方百计来获客,通过小额赠险获客后再进行后续开发,以获得更高的价值,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客户积累和用户黏性方面都较差,更容易剑走偏锋。
事实上,低价营销并非完全不可取,其得以良性循环的前提是消费者真切体验到公司的保险产品及其服务,正如一位消费者所说,“即便我承认低价确实有效,但长期赔付能力和服务质量,保险公司能跟上吗?”
互联网保险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违背这一初衷,单纯靠营销噱头吸引流量、盲目追求销售规模显然是短视且不合规的。“魔方业务”卷土重来,一方面,意味着部分保险公司仍存在业务经营管理粗放、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监管的惩处力度还不够大。
对此,保险公司应转变经营理念、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做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在产品端,产品定价应当科学合理,严格按照定价的数据基础确定各期保险费率;在销售端,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销售行为合法、合规。以升级相关保险产品为例,需要经过客户书面同意,并保证客户有充裕的时间来决定是否“升级”,同时,要向消费者明确介绍保险产品的利弊、风险和费用等问题,以便消费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监管部门也要就免费赠险等行为进行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加大对相关公司的监管和惩治力度,要求相关公司进一步自查整改、严肃内部问责,力求从源头杜绝“魔方业务”乱象。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擦亮眼睛无疑是最重要的。消费者要认识到保险产品是复杂的金融产品,应详细了解保险产品缴费金额期限等情况,不宜盲目购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