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

2024-09-21 2:18:02 财经 admin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

  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当前,中央和地方均在持续推动“两新”政策进一步落地生效。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是今年拉动内需政策的重要抓手,7月以来,各地方以及各部门陆续出台配套政策落实落细。同时,促进“两重”等政府投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增量政策方面,央行等部门提出“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由此,市场期待货币政策参与到逆周期调节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强政策预研储备,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

社论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

  我国目前的扩大内需战略兼具双重目标。从逆周期角度看,当前扩大内需要承担稳定经济运行的短期刺激效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大战略的关键一环,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内的长期战略。因此,我们必须将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结合。

  在过去,我国逆周期扩大内需策略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实现,尤其是通过加码基建与地产投资,以巨大的规模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粗放式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收入以及消费需求。目前楼市供需关系发生改变,城市化率提升空间逐渐变小。基础设施等重投资领域的增长潜力递减,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现在,我国投资主要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持续的创新投入,增加制造业竞争力,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在此背景下,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扩大内需就需要转向以消费为主。而消费是以稳定的就业与持续增长的收入为前提。

  从长期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大多数就业将来自服务业,但目前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并且持续受到更高效的互联网的冲击。因此,当前的财政政策应该朝着就业优先方向发力,创造更多就业。

  扩大内需必须持续提高供给质量。以文娱产业为例,今年以来,高制作水平的电影数量明显低于去年,导致票房大跌;而具有国际制作水准的《黑悟空·神话》游戏则带动一系列消费需求;近日华为新推出的三折叠屏手机被炒成天价。这些都表明,我国需求很大程度上是被供给质量所抑制。制造业与服务业有同质化竞争倾向,电商的高渗透率又刺激了商品价格竞争,在细分市场的创新,会被快速模仿后进入规模化低成本竞争状态。

  扩大内需需要更具协调性、系统性的制度供给与市场环境。一些地方政府习惯性地依赖中央给出投资刺激目标,然后亲自下场“抢跑”,不受限制的募集资金和项目遍地开花。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钱要用在刀刃上,要求投资更加精准,为民间投资的服务要更加全面和协调。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效率与积极性有所下降,服务能力尚待完善,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扩大需求的政策效果。因此,必须要求地方政府在执行与服务等方面与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合力,通过激励手段强化政策转化与落地效率,避免冷热不均影响积极政策的循环。

发表评论: